第七届视听传播高峰论坛暨第三届网络文明建设高端论坛在绍兴举行
2021年5月14日至16日,由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主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绍兴市网络舆情研究院承办的第七届视听传播高峰论坛暨第三届网络文明建设高端论坛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近8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和青年学子围绕“价值引领、融合创新:视听传播发展与变革的实践图景与态势”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传媒科技》应邀作为媒体支持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于15日8点30分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吴月齐教授主持。
大会开幕式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吴月齐教授主持开幕式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朱文斌致辞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赵蕾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现代语言文学联盟(FILLM)秘书长Tom Clark给本届论坛发来的贺信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全球修辞学会会长、国家传播学会会长陈汝东教授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宫承波致辞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全球修辞学会会长陈汝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智华教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郝雨教授,原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兼职教授李再军,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大志教授,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健教授等几位专家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全球修辞学会会长、国家传播学会会长陈汝东教授做了题为《论新时代媒体的异化》的发言。他认为,近十年的技术发展使我国朝着5G社会、智能化、量子化社会发展,但媒介主体、媒介信息、媒介功能等却发生了异化,使媒介从其本质属性——作为信息载体、交流的符号及其相关的主体、功能、机制等,向其对立的相反的方向发生了不同类型的转化。陈教授还认为,媒介异化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介异化带来了媒介主体的奴化、媒介资本的垄断、思维的平面化等问题,但只要坚持合理的解决策略就会为新兴媒介带来创新性发展。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全球修辞学会会长、国家传播学会会长陈汝东教授作主旨发言
针对视听说高科技对网络影视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智华教授作了题为《视听说高科技促进网络影视发展与传播——兼论视听说传播变革与网络文明建设》的主旨发言。张教授认为,视听说高科技对网络影视的影响是通过实现网络影视叙事创意、增加网络影视创作团队与观众互动、扩大网络影视及其文化在海内外传播、优化网络影视产业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等五方面来实现的。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副会长张智华教授作主旨发言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郝雨教授作了题为《融媒出版经典主导与精品战略思考》的主旨发言。郝教授认为,应该分别从阅读文化“趋低”与出版守正之基、“经典主导”与出版编辑理念持守之则、融媒出版的经典方略与主场固守之策等三方面解决经典没落问题。还应将经典作为未来出版的主导以应对媒介异化,并鼓励年轻人要有“情怀”、有“理想”、有“目标”,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出版的发展。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郝雨教授作主旨发言
原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兼职教授李再军教授做了题为《共在的存在与对话的传播》的主旨发言。李教授从拉马克的学说引申拓展,认为因为环境的不断变化,人类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现在的存在是一种共在,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本质上是一种领悟与会意。
原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兼职教授李再军作主旨发言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大志教授作了题为《两岸同源视阈下明清家族文化传播策略初探——以郑氏家族为中心》的主旨发言。林教授通过研究郑氏家族文化发现,两岸文化本质上是相似且同源的,台湾海洋文化中包含着陆地文明,大陆陆地文明也蕴含着海洋文化,这便为两岸文化的沟通提供了契机,促进了两岸统一。同时他也建议充分利用短视频为两岸年轻人多传播两方文化。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大志教授作主旨发言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健教授作了题为《粉丝、创伤与国家》的主旨发言。张教授以一系列辱华新闻为切入点,认为21世纪以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互联网与自媒体技术的背景下,95后与00后青年的成长正处于共时性发展的时代轨道中。国家认同的政治、历史、技术与传播逻辑与“饭圈”的认同逻辑虽有叠合之处,但国家认同与饭圈认同之间的逻辑代沟仍未完全消除。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健教授作主旨发言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杜恩龙教授作了题为《一场很少有人提及的阅读革命》的主旨发言,认为阅读的革命大体是通过文字的革命、阅读内容的革命、阅读方式的革命、精读到泛读的革命、朗读到默读的革命展开的。默读的开启表示着人类阅读方式的再变化,但默读并未取代朗读,相反,两者相辅相成。杜教授通过阅读革命的过程阐述了传播方式在人类历史上的变化。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杜恩龙教授作主旨发言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赵晖作了题为《融合新闻教学实训解决方案汇报》的主旨发言,她推荐通过融合新闻策划、融合新闻制作、融合新闻流程、运营实践、智能生产与专业把关、智能新闻生产等课程训练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融媒体生产能力。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赵晖作主旨发言
在开幕式的结尾,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裴励旻认为通过技术、数据、知识赋能产业链,降低数据应用的复杂度和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是数据智能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裴励旻作主旨发言
15日下午,会议开设了六个分论坛。与会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围绕“短视频与直播”“新时代与新传播”“边际拓展与机制创新”“短视频与直播带货”“新技术与新传播”“影视文化”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分论坛一:新时代与新传播
分论坛一现场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田建平教授以《视听出版新媒介:反腐新闻语言的修辞原理》为题作了发言,田教授结合当下国家反腐现状,肯定了新闻工作者在反腐工作报道中运用修辞化语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田建平教授在分论坛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赵蕾对《喜剧净化与一起摇摆美国爵士乐文化的符号认同仪式分析》展开了学术分析,她谈到在新时代,互联网空间治理与文化符号认同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我们不能放松,反之,应该发挥传播的力量,真正做到不同文化相互尊重,不同文化符号相互认同。
赵蕾在分论坛发言
分论坛二:传播机制创新与短视频直播
分论坛二现场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念在论文《融媒体下新闻视听语言的结构性重塑及关键问题》中提出融媒体新闻视听语言下场域的概念,她指出新事物产生的关键在于场域之间的互相影响,不再只有电台、报纸那样单一的结构。如动漫,就是新媒体背景下衍生出的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新结构。顺着时间、空间的演变逻辑,在融媒体的背景之下,视听语言的结构定会迎来新发展。
刘念在分论坛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娜的论文《融媒体时代下中国神话周边传播策略研究》以中国神话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中国神话在今天为何仍趣味盎然、引人入胜的原因。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访了中国神话的人文与历史以及中国神话周边传播的策略。
刘娜在分论坛发言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于风以《短视频视域下体育垂类新媒体的创新实践——基于“中国女排”官方快手账号的分析》为题作了发言,她认为体育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中国女排的体育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力量。基于“中国女排”官方快手账号分析,有关体育领域下短视频的创新实践,不仅要传达真实的画面,把运动员日常的训练情况展现给受众,更要将顽强拼搏、热血挥洒、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传播给受众。
于风在分论坛发言
分论坛三:新技术与影视文化
分论坛三现场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彭婷婷演讲的题目是《文化出圈:技术与艺术双轮驱动下的电视突围》。她认为如今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融互通造就了一个全新多品联动的传播空间,文化类节目借鉴传统文化加沉浸式戏剧加现代科技的形式可以开启传统文化传播的新纪元。
彭婷婷在分论坛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徐瀚祺的发言题目是《沉浸式互动展的具身传播机制探究——以teamLab无界美术馆为例》。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介技术正覆盖越来越多的行业,他以沉浸式互动展览——“teamLab Borderless”新媒体艺术展(即无界美术馆)为例,探讨了智能媒体时代,多维度感官融合的具身性传播机制以及人际、人机、人与世界互动的新形态。
徐瀚祺在分论坛发言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慕艳青的演讲题目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时代共振》。她认为《觉醒年代》本身从五个方面引发了时代共振,第一是优质内容引发时代共振;第二是文化价值彰显思想深度造就文化共振;第三是人物塑造突显艺术高度,激发认知共振;第四是东方表达显现审美浓度,形塑美学共振;第五是镜头语言展露人文温度,激发了情感共振。
慕艳青在分论坛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研究生齐溦以《好在有你》为例,分析了无障碍媒体融合报道的特征:场景与新闻高度连接、无障碍场景搭建彰显人性温暖、交互游戏设计增强用户体验等。
齐溦在分论坛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研究生赵悦帆分析了马街书会在融媒体环境下所面临的困境,探究了符合传统文化实际情况且针对性较强的传播方法和传承策略,以期为传统文化传承人与传播者探索发展之路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赵悦帆在分论坛发言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研究生朱梦瑶认为直播带货重构了人、货、场的关系,成交量连破新高,受到很多商家的青睐,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在发言中她重点分析了直播带货的营销传播逻辑和策略。
朱梦瑶在分论坛发言
与会者合影
(转载来源:《中国传媒科技》)